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上任至昨天剛好滿兩個月,從長達20年的彭總裁時代過度到僅兩個月的楊總裁新局,不僅立委們不太適應,楊金龍新手上路也還在「立院學習期」,應對進退立委答詢時,如何清楚但不失分寸,楊總裁恐怕要加快速度、縮短學習曲線,才能盡快拿到學分。
立法院財委會昨天邀楊金龍和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就「銀行銷售TRF業務檢討」專題報告,立委賴士葆問楊金龍央行6月是否會升息?楊金龍表示,每個國家情況不大一樣,「近期應該是不會」。後來賴士葆追問,下一次央行理監事會議在6月,是不是6月也不會升息?楊金龍表示,目前通膨狀況還好,跟3月沒有多大改變。
央行總裁打個小噴嚏,往往會讓整個金融市場重感冒,這情況自古至今,國內外皆然,也因此前央行總裁謝森中有句名言:「央行總裁沒有說真話的權力」,彭淮南在20年央行總裁任內也奉行這個準則、惜字如金,要想從彭淮南口中套出央行貨幣政策動向,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楊金龍或許是太老實,也可能是對立委的緊迫盯人還不知如何閃躲,才會先是在3月立院處女秀CNC機械加工時針對國民黨立委盧秀燕詢問央行是否力守台幣匯率29?30元價位明確回應「不會」,昨天又回答賴士葆對央行升息的追問說「近期應該是不會」。
牛初乳是如何機械加工操作的?牛初乳的生產工藝是什麼?牛初乳又叫膠奶,是奶牛分娩後1週、特別是3天內所分泌的乳汁。初乳色黃,有苦味和異臭味,其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含量顯著高於常乳;初乳中又含有豐富的免疫因子、生長因子等活性成分,因此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生理功能。奶牛是生產初乳量最多的家畜。據研究,奶牛分娩後1-3天的初乳產量約為總產奶量的0.55%,飼餵犢牛的初乳約為初乳產量的45%。2000年我國有奶牛488.7萬頭,年產牛奶919.1萬噸,按上述比例推算,可產1-3天初乳5.06萬噸,其中可以用作機械加工保健食品原料的初乳為2.78萬噸,可加工成高質量的初乳粉3475噸;如果一個人一天食用0.5克初乳粉,可供1900多萬人食用一年。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儘管牛初乳的質量隨著奶牛泌乳時間的延長而迅速下降,但即使是分娩後5-7天的初乳,其營養成分和功能性組分的含量仍高於常乳,通過超濾濃縮等現代化工藝,仍然可以加工出高質量的初乳粉。目前,國內可供機械加工的牛初乳利用率還不到1%,隨著奶牛業的發展,初乳產量還將進一步增加。因此,即使在現有加工量的基礎上增加100倍,牛初乳資源仍然用之不竭。
央行總裁之所以沒有說太多話的空間,在於楊金龍回答立委的若是實話,等於是自洩央行底牌,給投機套利者炒作空間;要是央行之後貨幣政策有所改變,則又變成楊金龍失信,有損央行總裁發言的公信力,對金融穩定同樣不是好事。
就像昨天立委機械加工費鴻泰在財委會說:「主席請幫我請央行總裁」時,曾銘宗第一反應是「我們請彭總裁」,立法院和金融市場乃至楊金龍自己,都要習慣楊總裁當家、機械加工沒有彭總裁的日子。
央行總裁發言應如金庸筆下「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如何拿捏分寸,讓發言內容一言九鼎又可以震懾金融市場,誠如昨天費鴻泰所言:「我們期許楊總裁跟彭總裁一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