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年輕人耳鳴竟是腦中風警訊!聽力老化時容易會有耳鳴問題,所以不少人都以為只有老人家才會耳鳴,但其實現在不少年輕人也都患上耳鳴。年輕人耳鳴的原因與聽音樂、噪音傷害、頭痛、自律神經失調、睡眠障礙、耳咽管功能不好、聽神經瘤、突發性耳聾、梅尼爾氏病等相關,近幾年年輕人耳鳴有增加趨勢。
年輕人耳鳴 缺血性腦中風率為常人的4.11倍
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暨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進行資料分析,鄭本岡年輕到中年族群的男女性,長期追蹤十年後,發現年輕時有耳鳴症狀者,未來發生腦中風的機會大增。有耳鳴的人較高比率發生缺血性腦中風,是沒有的人1.66倍,尤其20至30歲,耳鳴病人未來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為4.11倍,30至40歲為2.19倍。
以往研究認為年輕人的耳鳴問題常與腦內血管瘤有關,而腦部的血管瘤通常是造成出血性腦中風與猝死。但黃俊豪醫師卻從此研究中發現,年輕人的耳鳴,未來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機會很高。
腦中風死亡人數高 且易留下後遺症
從過去的研究資料中,年輕人罹患腦中風較為罕見,只佔所有中風的百分之10至15,且大部分以男性居多,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抽菸、年紀、代謝症候群、偏頭痛等相關,較少人去探討耳鳴與年輕人之間的關係。
腦中風是引起國人死亡的重大急症之一,臺灣近年來因腦血管疾病死亡,僅次於癌症及心臟疾病,且腦中風常留下許多後遺症,成為國人慢性殘障最重要的原因。除了積極防治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一旦發現耳鳴問題,就應找就醫治療,降低未來腦中風風險。
上班族注意!大腸長息鄭本岡肉4大壞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大腸癌連續10年成為國內癌症罹患人數榜首,每年新增逾1萬5千名病例。台灣癌症基金會於近日調查中發現,大腸瘜肉患者依生活習慣差異,存在腸瘜肉好發聚落,歸納出「腸『瘜』4操人」族群。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倡「正腸3步驟」,(1)多吃蔬果少紅肉、(2)菌相平衡補好菌、(3)主動篩檢勤運動,提醒職場上班族也要避免自己的腸道悄悄成為棲「瘜」地。
大腸瘜肉好發4大族群 亂食、加班、久坐、晚睡
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全台2565位25至59歲上班族進行「大腸瘜肉問題與生活聚落調查」,歸納出大腸瘜肉好發4大聚落,包括:路邊攤/夜市、工業區/科學園區、沙發、電影院。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腸瘜肉患者常飲食不定時定量、工時超長、喜愛熬夜、久坐不動,歸類出以下「腸『瘜』4操人」:
1)亂食控/
47.9%患腸瘜上班族有吃宵夜習慣,患腸瘜上班族也常見用餐時間不固定,亂食狀況亦比無大腸瘜肉者多17.3%。患腸瘜上班族嗜吃消夜、吃飯時間不固定,不正常的飲食習慣讓腸道堆積負擔。
2)超時苦工/
高達90.2%發現大腸瘜肉的上班族,每周工作時數超過40小時。7.7%患腸瘜上班族每周工時達60小時以上(平均每日工作達12小時)。
3)沙發王/
在家熬夜時,73.7%患腸瘜上班族會長時間上網、久坐不動。患腸瘜上班族中,有37.1%的人表示工作時常需久坐、少有走動機會。
4)夜影俠/
患腸瘜上班族中,一週有3天以上熬夜至12點後才睡的人高達70.6%。而患腸瘜上班族睡眠時間普遍亦較短,未睡滿6小時者佔66.5%,較未罹患腸瘜肉者多了12.8%。
大腸癌前身為大腸息肉 提早篩檢揪出病變
賴基銘執行長表示,大腸癌前身即為大腸瘜肉,若能提早篩檢,找到癌前病變,預防大腸癌發生。國際最新研究亦顯示,腸道菌相平衡,有助抑制大腸癌發生。若有便秘、消化不良困擾,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張瑀芳建議飲食可遵循「蔬果彩虹579」原則攝取足量蔬果,也可透過具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優酪乳,搭配高纖維的蔬果如香蕉、地瓜等補充好菌方式保養腸道,維護腸道菌相平衡及健康。
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倡「正腸3步驟」,在不正常的生活作息中,仍能維持腸胃健康:(1)多吃蔬果,少紅肉:飲食均衡、用餐定時,減少高油烹煮與紅肉攝取,提高蔬果攝取量。(2)菌相平衡,補好菌:提高排便順暢度,攝取優酪乳、地瓜及香蕉等高纖維質食物。(3)主動篩檢,勤運動:無論是否有家族史,建議50歲以下民眾,應主動進行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並養成運動333習慣。
- Apr 30 Mon 2018 10:07
上班族注意!大腸長息肉4大壞習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