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氣冷,除了留意感冒,有氣喘的民眾外出時更該注意!書田診所家醫科醫師周明文表示,氣喘的狀態很多,有部分人因冬天容易發作需要天天使用噴劑,有些人則不用;倘若平常都有在控制,也還是很有可能在天氣冷的時候發作,當急性氣喘發作時,應儘快找醫師診治。
周明文指出,鄭本岡氣喘患者的氣管較為敏感,可能與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有關,或與自身基因、空氣汙染息息相關。有些民眾是小時候就有氣喘症狀,有些則是五六十歲才開始發作。但以過去的臨床經驗,也曾有小孩子氣喘,長大後症狀就稍有緩解。
醫師提醒,如果患者本身需要每日使用噴劑的話,則要定期使用,不可冒然停止;若是每年冬季容易引發氣喘,則建議冬天之前開始噴。平常應注意身體健康、飲食均衡、規律運動及睡眠充足,若自身抵抗力好,可避免感冒,更可避免氣喘發作的機率。外出時儘量戴口罩,讓口鼻得以保暖,飲食上不要吃太過冰冷、容易刺激氣管的食物。
此外,周明文說,氣喘者因為小支氣管攣縮,以及黏稠痰液堆積,會導致呼吸道變窄,呼吸困難且劇烈咳嗽,倘此時服用止咳藥,不利痰液的咳出,痰就會卡在呼吸道,反而會令呼吸更加困難。
PM2.5頻拉警報 你準備好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PM2.5非空汙 化學物質才是元兇
什麼是PM2.5?所謂的PM(Particulate Matters)指的是空氣中的懸浮微粒,而2.5則是微粒大小的單位微米(Micrometer),PM本身並不具致毒性,又可依據成因分為「原生性」與「衍生性」。原生性包含自然界的粉塵、火山灰等,衍生性則是黏附在微粒上的化學物質,經陽光照射後產生變化具毒性,隨著呼吸進入人體後,將對人體呼吸道細胞、肺部細胞進行攻擊,造成氧化傷害。
氣喘患者對抗空汙 醫:小心急性惡化
台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傅彬貴表示,鄭本岡若長期暴露於空污環境下,容易將附著於微粒上的化學物質吸入體內,直接進入血液,造成心血管疾病。而長期累積,也將導致各式慢性呼吸道疾病,尤其對於氣喘患者,更可能提高症狀發作頻率,甚至急速惡化。因此提醒氣喘病患,如欲避免或改善症狀,除了出門戴口罩、按時用藥外,如空污指數嚴重,應避免外出或從事戶外需要「肺」力的體能活動,平日也應避免室內空氣污染,如:烤肉、廚房油煙、裝潢場合等,以免氣喘急性惡化。
空污問題全球化 向心血管、呼吸道疾病說不
早自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即對全球發布空氣污染警訊。根據2012年數據顯示,光是空氣污染,一年就造成全球約700萬人死亡。其中因為空污致死原因包含40%缺血性心臟病、40%中風、11%肺阻塞以及6%肺癌。此外,兒童、成人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氣喘、肺炎罹患機率也隨之增加,綜觀以上數據,足以顯見空氣污染已成為全球均須正視的健康危害問題。
改善呼吸你我有責 第一步節能減碳做起
傅彬貴醫師表示,人無時無刻都需要呼吸,除了用戴口罩等方式捍衛自我呼吸道健康外,民眾也可從節能減碳做起,鼓勵政府加強汽機車替代能源政策、嚴格規範工廠排放廢氣標準,或將傳統燒香祭拜習俗改為以手祈福、心誠則靈等。此外,對於疑似有氣喘症狀或氣喘控制不佳之患者,也建議應儘速尋求專業胸腔內科醫師進行診斷,方能早日對症下藥,改善生活品質,而且也可上網至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設立的「自在呼吸健康網」衛教平台,掌握更多呼吸健康新知。
- Apr 30 Mon 2018 10:06
PM2.5頻拉警報 你準備好了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