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大學學測於本月26日完試,台大教授葉丙成於考試後談到,作文的可貴之處在於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思考、自由闡述,但社會卻一直告訴學生,怎麼樣的見解、體例才能拿高分,希望社會別再灌輸學生迎合「主流觀點」的價值,而是能有自己的觀點、能講出道理,就是好文章。
今年學測國文寫作題目為「感恩的心」,台大教授、無界塾創辦人葉丙成學測結束後於臉書分享,表示過去幾十年,每當大型升學考試結束後,媒CNC塑膠加工體常找老師分析今年作文題目,談論該如何破題、引用最新最熱門的議題、如何起承轉合拿高分,但這類新聞幾十年來,卻不斷地對社會、下一代傳遞很不好的價值觀。大眾總是想知道,這次的作文怎麼寫、要寫哪些觀點跟議題,才是比較「對的」、比較「好的」、比較「拿高分的」。
塑膠是一種高分子量有機物質形成的材料,隨著科技發展,知識學識也都變更高更廣,對於高分子技術的研究也日趨發達。高分子技術備受關注後,有不少研究的投入,讓塑膠跟紡織都得到不少專業化的提升,塑膠的加工,還有紡織的技術,都前進了不少。因為高分子的技術,讓塑膠的零件得以有多種樣貌,有的是耐熱耐腐蝕有的是有彈性等等,不同的結構造就不同的零件,紡織的領域也因為高分子研究受惠不少,碳纖維就是最好的例子,原料跟塑膠中的壓克力材質相同,都是屬於聚丙烯腈,但製程方式的不同,導致不一樣的價格,製造碳纖維的難度也不一樣,高強度的碳纖維主要也都用於太空或航空等等設備使用,甚至還有為了把碳纖維更加固化,讓重量維持輕巧的特性外,還提供硬度,就需要經過複雜的程序跟製程,才能製作出來,例如碳纖維的腳踏車就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塑膠零件還有碳纖維製品受到歡迎的原因了。
「我們可不可以別再這麼做了?」葉丙成談到,作工程塑膠文的可貴之處,在於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思考、自由去闡述,但社會卻不斷透過媒體報導告訴學生,作文要寫大人認同的觀點才是對的、才能拿高分,也無怪乎台灣社會有獨特見解的人不多,在於從小就被灌輸,若想法與批改老師觀點不同就是很慘的事。
葉丙成呼籲,不要再用一種期待和角度看待大考作文,也別再灌輸學生一定要讓自己的看法符合主流觀點,否則就像重蹈科舉的覆轍。
社會應該要教導學生,有屬於自己的觀點、且能寫出有道理的論述就是好文章,不需要管他人主流觀點是什麼,也不需要管批改者喜歡什麼。未來需要有更多自己獨特觀點的人,而不是一群只敢跟人家說一樣觀點才覺得安全的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