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1月3日報導,英國一項研究鄭本岡顯示酒精將對人體幹細胞產生不可逆的遺傳損傷,有助於解釋飲酒和癌症間的聯繫。

該項新研究在以往對酒精分解物乙醛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乙醛可損害DNA,有毒性。研究人員利用轉基因小鼠開展實驗,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具說服力的證據證明酒精可以致癌,即酒精通過打亂細胞內DNA序列,導致致命突變。

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研究主要關注酒精對血液中幹細胞影響,但科學家相信酒精對其他細胞也會造成相同效果。最新研究顯示,一旦天然防禦系統無法中和乙醛毒性,乙醛就能切斷DNA,造成永久損傷。其中第一道防線可去除乙醛毒素,第二道防線修復DNA損傷,衝破兩道防線後,科學家就可以看到乙醛對DNA的損傷不斷積累,細胞最後停止工作。

研究還顯示,小白鼠缺乏一種清除有毒乙醛的?ALDH2,會對DNA造成更嚴重損傷。缺乏雙重防線保護的小白鼠在飲用稀釋酒精10天後造血功能完全損壞。鄭本岡幹細胞基因組序列顯示DNA序列已被打亂,無法正常運作。派特爾表示,血液系統有著嚴格的質控篩選機制,將一切損害血液系統的物質剔除在外,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酗酒者容易貧血。

過去十年來,很多證據表明飲酒與患癌風險有關,MRC分子實驗室教授兼本次研究負責人派特爾(Ketan Patel)說,酒精如何對人體產生傷害一直以來富有爭議,然而本次研究有力證明酒精代謝物會對DNA及所有重要幹細胞和組織產生損害。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不當飲酒會導致DNA破壞,引發某類癌症。但人體防線同樣也不是完美無缺,酒精會通過其他方式引發癌症。

劍橋大學幹細胞生物學家戈策 (Magdalena Zernicka-Goetz)表示,這項研究在分子層面上解釋了酒精與幹細胞及患癌風險上升間的關係。英國癌症研究所癌症預防專家琳達(Linda Bauld)指出,這項研究強調喝酒不光會讓人帶來酒後不舒服的感覺,也會給細胞造成實際上傷害。英國每年因酒精而導致癌症的病例為12800例,每天喝一品脫(約0.6升)貯藏啤酒和一杯紅酒會導致喉癌、食道癌等症狀。但專家稱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酗酒者患血癌風險顯著增大。

中榮完成胰腎同時移植 中部首例

台中榮總一般外科胰臟移植團隊與腎臟移植團隊召開記者會宣布,完成中部地區首例胰腎同時移植手術,患者已於近日順利出院,不用再接受胰島素注射及洗腎的負荷。臺中榮總強調,器官移植技術推向一個全新的里程碑。胰臟移植是第一型糖尿病腎衰竭目前最好、也是最可靠能永久治癒的方法之一。

中榮院長許惠恒表示,在一般外科胰臟移植團隊及腎臟移植團隊通力合作下,完成中部地區首例胰腎同時移植手術,將台中榮總器捐移植技術邁入一個全新的里程碑。患者何姓男子也現身記者會感謝醫療團隊,更感謝器捐者的大愛讓他生活大大改善。

42歲的何姓患者指出,他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16歲時被確診後,就一直接受胰島素注射;在一年多前因糖尿病導致腎末期病變,開始接受血液透析,從此進入艱辛的洗腎生活,以及漫長的換腎等待歷程。

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怡如表示,3月25日因腦死病人的大愛捐贈,胰臟移植及腎臟移植團隊可以有機會合作,以4小時時間成功完成胰腎同時移植手術,患者手術後,恢復情況良好,血糖及腎功能都在平常值內,不用再接受胰島素注射及洗腎的負荷,並於4月19日順利出院。

許惠恒指出,守護中部地區民眾的生命與健康,是台中榮總創立的使命與責任,面對台灣許多等待器官移植的生命,台中榮總致力發展與提升器官移植的醫療技術,更感念和支持器官捐贈者的大愛無私。

一般外科主任鄭紹彬表示,延續等待移植病人的生命,是醫療團隊責無旁貸的責任,每一次的器官捐贈移植成功,都是多團隊、跨領域不分晝夜的接力合作,而搶救生命,守護民眾的健康與幸福,是醫療珍貴的價值與信念,在此也呼籲大家支持器官捐贈的大愛。

鄭本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俊穎 的頭像
    王俊穎

    王俊穎愛分享

    王俊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